您的位置: 首页 >部门主页>学生处>德育动态>详细内容

德育动态

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初探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2-09 点击数: 【字体:

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初探

 

[摘要]近年来,来自许多学校和媒体的资料显示,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呈愈发严重趋势,由中学生的心理危机而导致的中学生自杀、自残和伤害他人事件常见于报端,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开展已迫在眉睫。本文就为什么会出现中学生心理危机进行了分析,结合目前我国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现状,阐述了如何构建有效的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健康教育

 

     现如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中学生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比如升学压力过大、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不协调、心理疾病等,这些都是导致他们自杀、自残和伤害他人的主要原因,例如今年79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高一8名“劝退生”相约一起服药自杀;前不久,肥西县某中学一名中学生也由于受到老师的批评,一时想不开,而从教学楼上跳下身亡;再如200810月至少有3起教师被学生杀害生亡事件……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最新公布了一项全国性的调查结果:中学生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也有人曾对江苏省南通中学的学生做过抽样调查,结果同样显示在被抽样的学生中有21%的学生存在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可见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若中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频发的势头得不到有效控制将严重影响中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因此我们需要密切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升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能力。

一、心理危机和心理危机干预的含义
1.中学生心理危机的含义
危机是一种认识,是当事人认为某一事件或境遇是个人的资源和应付机能所无法解决的困难,从而导致个体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功能失调[1]。每个人在其一生中经常会应对应激(这是人对意外的环境刺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或挫折,一旦这种应激或挫折不能自己处理时,就会发生心理失衡,而这种失衡状态便成为危机。中学生心理危机简单来说就是指中学生在遇到意外的环境刺激时所出现的极度焦虑、抑郁和失去控制乃至不能自拔的状态。

2.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含义

“危机干预”也有译为“危机调解”、“危机介入”,它是一种短期的帮助过程,它的目的是随时对那些经历个人危机,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和将要发生危险(自杀)的人提供支持和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就是指对那些面临危机的中学生采取迅速有效的应对措施,给予支持和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

二、中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

中学生的心理危机主要表现为三类。一是学习压力感方面,主要包括学生感到学习压力过重,讨厌做作业,怕老师提问,害怕考试,讨厌上学等;二是适应不良,主要包括学生对学校里的活动不适应,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应学校的生活、不适应家里的学习环境等问题;三是情绪不稳定,主要包括学生对老师、对同学、对家长的情绪忽高忽低不稳定等问题。

我们把中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第一,家庭因素。许多研究表明,家庭的结构、家庭的人际关系、家长的素质及教育观念、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和方式等,都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人们的竞争意识也日益增强,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他们常用自己的主观愿望去要求孩子,全然不顾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这造成了孩子和家长之间的矛盾。再加上许多孩子由于达不到家长的要求,从而产生自卑、压抑心理,有的自暴自弃,甚至离家出走。在我们所做的个案中,有一个高一女生因中考填报志愿太高,导致落榜,最终无奈之下进入我校学习,至今存在严重的厌学情绪,经常头痛,遇考试严重焦虑且人际关系不良。经过进一步了解,其母亲对她的期望很高,希望能考上重点高中,于是她拼命学习,但并无效果,最终发展到现在的厌学。可见,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高最容易引起孩子们的精神压力,从而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

第二,学校教育因素。学校是除了家庭以外孩子们活动最多的场所,那么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的形成与发展中自然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许多学校的教育指导思想仍然是围着考试、升学率的指挥棒在打转,没有真正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说一套做一套的作风固然也给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去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这样才能够去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下一代。

第三,学生自身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们,面对生理上的巨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心理上的许多矛盾,叛逆、孤独、抑郁、烦躁等诸多青春期心理,还有所谓的“早恋”问题使许多中学生感到苦闷。加上整个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人们竞争意识的加速,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强烈撞击,新旧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的更迭,新闻媒体对现实问题的曝光等等,都使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出现种种心理上的不适应,产生不同的心理问题。

三、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现状

目前,针对部分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危机,我国中小学普遍采取的是学生处、心学校理咨询中心、医院三级危机干预模式。尽管心理咨询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许多中小学校都在逐步培养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但是迅速的社会变革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使中

学生的心理问题增多,心理危机事件频发,面对这一现象,如今中小学采用的普遍心理危机干预模式显得软弱无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危机干预的应急能力差、意识差

如中国音乐学院附中8名学生因学业不好被劝退然后集体服药自杀的事件中,学校的规定学生们都是清楚的,得知自己可能被劝退后,部分学生出现情绪低落和恐慌的心理,像这样一类遭遇了应激事件、有异常举动的学生应是防控的重点,然而在危机发生前期该学校并没有对其进行干预。

2.心理危机预警机制欠完善

预警机制在整个危机干预体系中是排在首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在尽可能早的时间内预警可能发生的危险,发现需要被干预的对象来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近年来有这么多中学生自杀、自残,如果预警机制够完善,那么这些惨剧也就不会发生或者减少发生。

3.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非科学化、专业化现象严重

近几年来面对中学生自杀、自残等危机事件,大多数学校的处理办法仍然是通过班主任、学生处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或者是“捂盖子”封锁消息,只有为数不多的学校是采取科学化、专业化的方式来对待危机事件的,效果自然不好。

4.缺乏高素质的心理危机干预的队伍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中具备专业化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的还是少数,有的学校即使有所谓的危机干预人员也是不是专业的,是由各部门领导或者其他任课老师担任的,他们缺乏专职的心理咨询工作人员。而在欧洲或者美洲,要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工作必须受过严格的咨询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的专业训练,通过资格考试之后才可以。

5.中学对心理干预工作投入少

从各个中学交流的情况看,许多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投入较少,有的甚至没有投入,有许多都是为了应付检查摆摆样子,心理健康教育根本没有落到实处,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均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依旧相对落后,而在中学开展此项工作是保证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进行和校园稳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中学建立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刻不容缓。

四、构建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下面我打算从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和工作制度两大方面来阐述有效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

(一)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

 1.重点对象

(1)通过开学初的心理健康测评,筛查出来的有精神疾病或严重心理障碍或有自杀倾向的学生。

(2)由于过大的学习压力而出现心理异常的学生。

(3)因生活中遭遇突然打击(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遭遇性危机;受到意外刺激伤害)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4)因人际关系失调(如受歧视、受惊吓、与同学发生严重人际冲突而被排斥、当众受辱、与老师发生严重冲突等)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5)因经济严重贫困、性格内向孤僻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6)患有严重心理、精神疾病,并已经经过专家确诊的学生。

(7)严重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8)由于身边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自己受到影响(如自杀或他杀者的同宿舍、同班级的学生等)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的学生。

2.高危对象

(1)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意无意流露过死亡念头者。

(2)不明原因的突然改变日常行为,比如突然请客吃饭、赔礼道歉,做出一些以前不会出现的举动。

(3)有明显的精神障碍者。

(4)出现一些可能对自己、他人和社会造成伤害的攻击性行为或者暴力行为者。

(5)情绪突然变得焦虑、烦躁、冲动、恐惧或者抑郁和严重失眠者。

(二)中学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工作制度

1.建立早期预警制度,包括以下四个制度:

(1)学校心理健康普查制度。心理咨询中心每年在开学时应对全校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同时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依据心理健康普查结果筛选出心理高危个体,安排时间对每个高危个体进行约谈,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2)学生心理危机报告制度

①班主任要随时掌握全班学生的心理状况,发现学生有明显心理异常情况及时向所在年级组汇报。

②年级组负责人要及时向班主任、班级学生干部或者心理委员了解各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定期向主管学生工作的负责人汇报。

③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或者学生的心理问题迅速恶化的情况要及时向该学生所在的年级组及心理咨询中心报告。

④对学生中发生的心理危机事故及其处理情况,应由年级组负责人会同心理咨询中心及时向学校的心理危机干预小组领导汇报。

⑤校医务室要将有心理危机前来求医学生的相关情况记载清楚,并在当天汇报心理咨询中心。

⑥心理咨询人员在心理咨询值班期间如果发现学生存在心理危机,应及时将相关信息报告心理咨询中心。

(3)《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录入制度。心理咨询中心要将全校有心理危机倾向及需要进行危机干预的学生信息录入其中,实行动态管理。

(4)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反馈制度。心理咨询中心应及时将进入《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中的学生心理诊断结果等相关信息反馈给年级组及相关部门。

2.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体系

(1)建立学生心理支持体系

①班主任、班级干部和心理委员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班级心理氛围和宿舍人际关系。

②班主任、班级干部和心理委员要特别关照遭遇危机性事件的学生,向他们提供心理支持

以下学生需要特别关照:

发展愿望受阻者;人际关系危机者;情感危机者;经济特困而不群球帮助者;早恋、网络成瘾者。

(2)建立危机阻控体系

①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学生来说,对可能成为他们攻击对象的人要进行有效地保护。

②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学生来说,和他们有关的刺激物和危险工具要进行有效的阻抗。

③对于危机尚未解除的来访者,医务室医生或心理咨询人员要在稳定其情绪的同时及时报告心理咨询中心及其所在的班级或年级。

(3)建立对心理危机学生的监护体系

①如果心理危机程度较轻而且他能保证正常学习,那么班级要派出不少于三人的监护小组,可以由学生干部、心理委员或同宿舍舍友组成。

②如果心理危机程度较高但是仍能在学校坚持学习同时接受治疗的,年级组要请其家长来学校,建议其将学生接回家治疗,若不同意,必须要求家长与学校签署书面协议并在校陪护。

③对于已经被专业机构确诊的严重心理危机者,学校应对该生作休学处理,要求家长接其回家或送医院治疗,在将学生正式移交给家长前,学校要对该学生作出24小时监护。

(4)建立危机救助体系

一旦学生出现因心理危机引发的伤害事件,其所在班级的心理委员或学生干部,应在闻讯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现场人员应一边将学生送医院治疗,一边向有关部门报告。现场紧急救助各部门职责如下:

①学生处工作人员应负责现场的总体指挥协调。

②后勤处负责保护现场,配合其他部门的施救、调查取证和整个过程中的安全监护工作。

③医务室和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人员负责对当事人实施紧急救治。

④总务处负责提供紧急救助所需要的物资条件。

3.对心理危机学生的后期跟踪

(1)如果该生是因为心理危机而休学,在他申请复学时,必须要向心理咨询中心和学生处提供专业机构出据的心理疾病康复证明才可复学。

(2)学生复学后,年级组及班主任应对其学习生活进行妥善安排,引导其他同学避免与其发生激烈冲突,帮助该生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

(3)除了班主任对复学学生要给予密切关注以外,心理咨询中心也要组织人员对其进行跟踪随访,并及时将随访的结果反馈给该生所在的班级或年级。

(4)对因有强烈的自杀意念或自杀未遂休学而复学的学生,年级组应安排班主任、学生干部或该生室友对其密切监护,制定可能发生危机的防备预案,随时防止该生心理状况的恶化。

4.证据保留

(1)妥善保管心理危机学生有关心理、精神状况的诊断材料并在心理咨询中心备案。

(2)妥善保管好心理危机学生家长与学校签定的有关协议并在学生处备案。

此外,为了完善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学校应建立心理委员制度,即每班选出2-3名对心理健康有兴趣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学生经过培训后担任本班级的心理委员,协调班级同学和班主任老师及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为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学校可以成立心理协会,该协会可运用黑板报、校广播站,定期出版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报纸,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宣传月等活动,使心理健康理念和知识被更多的师生所掌握,消除学生对心理问题的神秘感和恐惧心理,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创设一个被包容、被理解、被关爱、被支持的环境,为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运作创设一个良好的平台。

综上所述,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顺利开展需要一个完整、系统的心理教育工作体系作为支撑,包括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新生健康状况普查、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宣传和教育、心理训练、心理热线等等。为了提高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能力,我们的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问题,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日常教学中,积极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视对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培训,定期对全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培训,提高他们对心理危机学生的辨别能力,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总之,学校要在组织、人员、场地和经费方面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充分的支持,建立一个科学而合理的危机干预体系,走一条专业化的心理危机干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60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