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部门主页>学生处>德育动态>详细内容

德育动态

刍议克服职业高原的创造教育——循环教学后的思与做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2-09 点击数: 【字体:

刍议克服职业高原的创造教育

              ——循环教学后的思与做

南通市小海中学     高敏华

摘要:循环教学对于教师的成长很有促进作用,但经过一轮,甚至几轮循环教学后的教师往往就会进入职业高原期,目中无“生”,手头无“新”,心底无“思”等高原现象桎梏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要想打破这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做法,笔者认为心病还需心药医,一定要克服教师的心理障碍,运用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理论鼓励自己倒空“心杯”,打破心理束缚,抓住时机,教、学、做合一,让教学生涯进入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循环教学    职业高原     创造教育     陶行知

 

方格之间,春蚕摇头,将丝从一头吐到另一头,密密匝匝地将自己包裹其中。三尺讲台,教师授课,经冬复历春,三年又三年,周而复始间,履行着教书育人的使命。蚕与师,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难怪世人要将教师喻为“春蚕”。但是蚕之所以织茧是期待化茧成蝶的美丽时刻,教师在完成循环教学后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循环教学通常是指中小学各个学科的任课教师,依据大纲和教材要求,从低至高依次进行各个年级的教学过程。它可以让教师熟悉知识体系,摸清学生的阶段性学习特点,继而便于在教学中自然地将各年级的知识有机地结合,有机地渗透,为学生系统地学习知识做好铺垫。它更可促动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胜任更高年级的教学任务。

认真完成第一轮循环教学其实并不难,在初次由低往高的爬升过程中,老师因为不熟悉,反而会处处谨慎,刻刻认真,全力以赴地投身到教学中。但完成一轮,尤其是几轮循环教学后,据对428名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高原现象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的调查表明:52%的中小学教师会出现高原现象,进入“职业高原”期[1]。这一数据表明高原现象正如流感一般在中小学传播蔓延。

一、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的三种表现。

何谓“职业高原”呢?该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Ference首开先河的。他认为,“职业高原”是指个体在其职业生涯中的某个阶段,获得进一步晋升的可能性很小,在这个阶段中个体的职业生涯进入一个在相当长时期里无法提升的状态[2]。这个阶段是个体职业上的一种“停滞期”。

教师一旦出现高原现象,也就使教学工作进入了恶性循环,它会如蚕食桑叶般,吞噬着老师的工作热情,亦会如希腊神话中被神诅咒的西西弗斯手中的大石头,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常见的高原现象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种:目中无“生”

随着三年循环教学的结束,部分教师熟悉了教材,却忘记了学生的年龄特点;理清了知识结构,却遗忘了摸索探寻的心路历程;贯穿了教材体系,却失去了研究学生层次的心态。教龄增长的同时却是求知欲望的减少,满腹牢骚的增多。面对新学生,总是一种“王小儿过年——一年不如一年”的沮丧心态。其实并不是学生差,而是老师心态还停留在毕业年级的惯性思维在作祟,有意无意地把新一届的仅处在起始年级的学生和上一届已升至毕业班的学生进行比较,这样的比较能合理吗?

单纯地记着毕业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自然就忽视了起始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上课提问,出卷选题自然没有了轻重、层次之分,只要个人觉得不难,就一股脑地把中高考的试题让起始年级的学生解答,明明是试卷成了不合理的“杀威棒”,却还责备生源差。这样的教学怎能不扼杀掉学生对新阶段的学习热情。当教师在抱怨“这届的学生太差了,远不如上一届”时,是否反思过试卷上过多的红叉已编织成阻碍学生亲近学习的篱笆;当教师苦口婆心跟学生讲学好功课的重要性时,是否考虑过用试卷上的道道红勾为学生构建起通向知识殿堂的阶梯呢?

目中没有学生的老师绝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教学过程中没有学生,正像没有买主就没有销售一样,谈不上什么教学。”世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也不会有两个没有差异的人,那更何况是两届学生呢?以对待毕业班学生的要求来对待新生,无异于拔苗助长,强人所难。

第二种:手头无“新”

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合一》一文中提出:“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现在教育界的通病,就是各人拿从前所学的抄袭过来,传给学生。”[3]此文是先生写于90多年前,可此种“通病”却依然存在于目前的中小学。我们常常看到,新学期开始了,老师手中拿着的却不是新课本,而是上一届的旧书,是学校没发吗?还是为了环保低碳呢?当然不是,毋宁是贪图“一劳永逸”罢了——上一届已备过课,写过教案,这一届直接用现成的即可。于是很多完成过循环教学的老师们就“怡然自得”地使用旧教案,沿用旧教学方法,因循守旧地实施教学。这也难怪,常看到一些年轻的教师在第一轮教学中能取得相当优异的成绩,可再往后就辉煌不再,这并不是江郎“才”尽,而是江郎“勤”尽罢了。

课本不舍得换,教案也懒得重写,那更不用指望这样的教师还会去探索新的教学手段,新的教育理念来教授新一届的学生了。很多进入高原期的教师正用固步自封的错误做法赋予一些成语新的讽刺意义,比如一“本”正“经”就是指一些老师仅仅凭参考书就来讲很多经典文章。老师知识面的陈旧匮乏让学生打心底嗤之以鼻。

每个循环的结束,我们要保留的只能是教学的经验方法,而不是那种自以为出师的妄自尊大、作茧自缚。时代呼唤课改,课改呼唤有革新意识的老师,想以不变应对万变的新课改是行不通的。

第三种:心底无“思”

美国学者波斯纳早在1989年就提出了著名的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这一公式总在提醒着我们,如果在积累经验的同时进行反思,就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促进以后的教学。反之,没有反思的经验则是狭隘的经验,最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教条式的教学。由此可见,反思对教师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华东师大著名教育学教授叶澜也说过,“写一辈子教案,你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写三年课后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可正处在高原期的教师们目中无“生”,自然不会去关注学生的所思所需;手头无“新”,自然懒得动笔去写教学反思笔记。他们的心或被过去的辉煌成绩所膨胀着,或被目前所谓待遇不公的怨气所吞噬着,又怎么会有“闲心”去探究新课程改革的方式方法呢?不注意反思,就好比源头没有活水注入,经验就会慢慢陈旧,腐臭,教学成绩不仅会停滞不前,甚至节节倒退,害生害己。

二、运用创造教育克服高原现象。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创新是教学改革的目标,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动力。当这三者都被教师漠视淡忘时,可想而知,中小学教育会面临怎样的危险境地。教师职业的高原现象早已引起教育专家们的重视,许多有识之士也一直致力于寻找克服教师高原现象的方法和措施,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方法和措施,但个人认为,这些措施很多都缺乏操作性和可行性。

高原现象说到底无非就是停滞在过去的水平,不能或不愿向新的水平迈进。造成高原现象的原因有主观和客观因素,但人所共知,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主观能动性。要想打破旧有的束缚,唯有重新激发教师的创造心理,不破不立,破而后立。

提到创造教育,很多人总片面地将其归为这是“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个人认为,创造教育不仅要面向学生,首先更应该面向教师。不具备创造精神的老师又怎么能培育出有创造能力的学生呢?陶行知先生提出“人人是创造之人”[4],难道这个“人”就单指学生吗?教师就不需要成为创造之人了吗?恐怕未必吧。先生不是还提倡要培养敢于创造的“第一流的教育家”吗?要想“创造出值得自己最崇拜的学生”[5],首先得老师先具备“创造精神,开辟精神”,“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6]

创造教育不仅可以推动中国素质教育的发展,更是帮助教师突破高原现象的瓶颈束缚的有效方法。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更是一个教师不断成长的动力。职业高原期是不可避免的,但并不代表它不可克服,只要心中时刻牢记“创造”,抓住机会,将“创造”落到行动,相信天堑也会变通途。

首先:倒空“心”杯,为创造留下空间。

每位教师的心好似一个杯子,高原现象则是这个“心杯”的盖子,因为它的阻碍,新水无法注入。要想心中盛载的永远是清水,就得打开杯盖,将旧水倒空,才可换上新水。教师在进入新一轮的循环后,要想不断地提升教学水平,就应让自己学会忘记,忘记自满的情绪,忘记过去的辉煌……此刻的遗忘其实是为了明天更多的承载!

辞旧方可迎新,大树总会在秋天来临时,逐渐抖落一身的落叶,期待明年更好地抽枝发芽,更加的春意盎然。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人,对自己永远都不会满足的,每届都会从新开始,以全新的视野、全新的心态去迎接新的学生,永远让自己处在探索创造的地位。

其次:抓住机会,为创造制造动力。

目前,社会各界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对教师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伴随着重重压力的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各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正为教师的专业成长积极创造条件。比如为教师指明了成长之路,从教坛新秀到教学骨干到学科带头人,再到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到人民教育家……这是一条无止境的,足够老师用一生去攀登的名师之路;再如创建了很多培训平台,像专业培训班、青蓝工程、名师工作室、名师团队等都是极好的向前辈学习的好机会;同时更为教师搭建了很多展示舞台,如基本功大赛、优课评比、教育技术能力比赛、优秀论文评选等活动,只要你愿意,只要你有实力,课堂、论文都可成为你的创造之地,学生也可成为你的创造作品,你更可成为创造之人。

成功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育者的责任就是“不辜负机会,利用机会;能用千里镜去找机会;会拿灵敏的手去抓机会”。[7]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在机会如此众多的情况之下,处在高原期的教师们还要做置身事外的桃花源中人,那就不要怨天尤人了,最终蹒跚不前,那也只能是咎由自取。

最后:教、学、做合一,让创造落到实处。

陶行知先生是第一流的能创造开辟的教育家,他用身体力行开拓了创造教育理念,为后来的教育者打开了一扇新领域的大门,继他之后的名师们虽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成果,但不能否认的是,他们都是继承了陶先生的创造教育理念,将教学做合一才拥有了成功,诸如钱梦龙的“四式”教学法、李吉林的情境教育,以及这两年开展的如火如荼的导学案、活动单等,哪一个不是创造教育的结晶呢?

教育是一座能容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园林,教师可以不成为教育家,但决不能失去创造力。既然有创造之心,又有天时地利人和,那也应该让自己融入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来,“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8]创造教育绝不是一句空话,它需要教师真正的用行动来实践它,完善它。教师要想度过高原期,就需真正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新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总结新的教学成果。

教书生涯是循环往复的,如果不想让这种生活枯燥地卷成一团乱麻,而是变成上升前进的螺旋式;如果不想自己的专业成长止步在一个高峰,还想去攀登更高的山峰,那教师就要时刻保持创造之心,与学生同进步,与时代同呼吸,在送旧迎新的循环过程中,思中求变,变中求新。

 

参考文献:

1、方明编.陶行知教育名篇.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连榕,张明珠.教师成长中的“职业高原”现象之有效应对.教育评论,

20053),2527

3、章学云.中小学教师高原现象的研究评述.师资培训研究,2005(3)1823

4、寇冬泉.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结构、特点及其与工作效果的关系.

博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07

5、惠善康,曹健.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的特征及相关因素.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5),527533



[1] 惠善康,曹健.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的特征及相关因素.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5),530

[2] 连榕,张明珠.教师成长中的“职业高原”现象之有效应对.教育评论,20053),25

[3] 陶行知.教学合一.方明编.陶行知教育名篇.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

[4] 陶行知.创造宣言.方明编.陶行知教育名篇.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07

[5] 陶行知.创造宣言.方明编.陶行知教育名篇.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05

[6] 陶行知.第一流的教育家.方明编.陶行知教育名篇.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5

[7] 陶行知.教育者之机会与责任.方明编.陶行知教育名篇.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0

[8] 陶行知.教育的新生.方明编.陶行知教育名篇.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23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