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资源>校本课程资源>详细内容

校本课程资源

小海中学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9-10-28 点击数: 【字体:

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

 

新课程实施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对于推动素质教育实现突破性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及《江苏省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为保证我校高中新课程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1.贯彻教育方针。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体现时代要求。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新创造的课程实施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探究和解决问题愿望、能力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构建课程体系。遵循课程改革的总要求,着眼学生成长需求,立足学校实际,充分发掘、统整学校和社区课程资源,构建“基础扎实、人格健全、特长突出、国际视野”的课程体系。

二、新课程实施工作的基本目标和任务

1.立足我校实际,探索新课程实施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为新课程方案的推广提供有益和可以借鉴的经验。

2.通过实施工作的开展,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探讨在新课程下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完成从传统教育观念到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

3.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推进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加强教学管理的研究,构建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

4.探索评价制度的改革,建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发展性评价制度和教育教学水平检测体系。改革校内评价方法,推进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教师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5.全面加强学校所有人员的继续教育,继续教育不光是教师的事情,是学校内部所有人员的事情,学校内部所有人员都需要改变观念,用现代的教育理念指导工作,真正做到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使每个学生在高中的学习生活都能得到发展。

6.通过课程改革实施,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逐步建立适应新课程的管理体系,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逐步建立起以校为本、与时俱进、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从而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三、新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既不能缩手缩脚,又不能不切实际;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对实施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正确对待,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也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量力而行,积极积累经验,为以后工作的开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理念先行的原则。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关每位学生的健康发展。要通过广泛的思想教育,使全校教师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树立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把新课程实施变成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将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学校的终极目标,作为一所学校工作的全部,作为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思想先行应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来对待。

3.科研引领的原则。新课程实施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坚实的教育科研作支撑。学校要在充分借鉴教育研究部门及我省新课程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激发和调动广大教职工实施新课程、研究新课程的积极性,形成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积极探索我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途径和形式。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课程改革实施是一项开创性的工程,课改实施将牵涉到多方人员参加,因此,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理论来统一教师的思想,协调各部门参与者的活动。课程改革也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创造性工作,只有不断实践,才能总结经验,突破原有课程体系的羁绊,闯出一条课改新路。实施人员观念更新与行为到位是保证课改运行的两股不可或缺的动力。在实施过程中,既要摒弃那种先观念、后操作或理论灌输与行为转变脱节的做法,又要反对缺乏先进观念引导、用旧经验老做法来进行新实施的蛮干,而应把观念转变和行为转变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促进课改实施顺利进行。

5.协同推进的原则。高中新课改离不开各方面的紧密配合,协同作战。要积极倡导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专家学者之间的互动、合作与对话;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加强学校与社区、家庭的联系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互补,为新课程实施工作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6.灵活性原则  主要是指针对学校的师资结构、设施条件和生源状况,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在课程实施方面的自主权,灵活编制学校的课程开设计划,使学校的课程结构更加科学合理,更具学校“个性”。

(1)必修课课时计划安排不搞一刀切。从一般意义上讲,模块化条件下的各科目的周课时数,原则上应为二的倍数,但考虑到学校师资结构的特点和周课时总量,部分科目的周课时数也可以设为单数。在保证总学分不变的条件下,各学期的安排也可以有所不同。

(2)各模块的教学顺序可有所不同。模块化教学并未强调按照序列授课,因而教学的顺序应该考虑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变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应该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科发展的规律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合理安排教学。以数学为例,必修模块的安排就可采用1、4、5、3、2的顺序。

(3)授课方式可以多样化。又如社会实践的安排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健康教育采用讲座形式,研究性学习可采用集体讨论与小组分工协作相结合等多种形式。

(4)张扬学校个性。在课程及学分总量保证完成国家规定量的前提下,我们应充分利用新课程的平台,为学校的个性化办学、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提供有效服务,彰显学校的个性。有的必修科目学分总量可以适当增加。学习领域、科目、模块的引入,将实现有层次、多样化的课程结构及灵活的选择性强的课程组合,保证学生自主选择并及时调整课程,为学生形成和实施个性化的课程修习计划创造条件。

四、新课程实施的重点和难点工作

1.学校课程设置方案和开课计划的制定。学校课程设置方案和开课计划要符合国家新课程方案的刚性要求,体现新课程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色,同时要考虑充分利用学校教师、教室等资源,并保证学生有机会多修习一些与高考紧密相关的科目和模块。

2.学生选课指导和个性化修习计划的形成。长期以来过于集中的教育体制使不少学生缺乏主动性,没有个性,没有主见,容易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在与学生的密切接触中观察和认识学生,判断他们的个性,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帮助其制定符合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的课程修习计划,选取最能挖掘学生潜能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3.基于学校的课程建设、课程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深刻理解新课程方案、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的创新性,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探索适于我校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发挥其最大的功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4.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要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以抓好学校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新课程培训为切入点,以全员培训、整体提高为目标,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的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规划和计划。根据上级要求,组织好教师的通识培训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培训以及实施教材的培训。结合我校实际,校本培训是师资培训的重要途径。

5.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和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重视和加快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组织和鼓励广大教师密切结合教学实践,积极开展富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研能力和水平,使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自身不断成长的过程。

6.创建发展性评价体系和教学监测机制。研究开发切实可行的高中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案和教学监测方法,构建发展性评价制度与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测体系,特别是关于学生成长记录评价的操作与管理方法,保证学生成长记录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五、新课程实施工作的组织机构

(一)学校课程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孙晓东

副组长:曹  军  卫  清  李晓明  严国强  保  华

成  员:曾  荣  季  俊  杨宇红  周海如  徐金鑫

学校课程实施领导小组职责:承担课程实施的领导和协调工作,把握课程实施工作的方向,提供后勤服务保障等。

(二)学校课程实施办公室及选课指导中心(设在教务处)

主任:曾  荣

副主任:朱永祥  蔡宝桃  邱向东

成员:各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

学校课程实施办公室职责:负责组织课程具体实施工作,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指导、经验交流,成果推广验收,与上级课改管理机构保持联系,接受指导并获取信息,制定教师培训计划,负责对课改材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总结。

选课指导中心负责制定全校统一的学生选课的各种具体政策。指导中心要提供学校详细的课程安排,并对学生的选课提供建议和咨询;要通过心理测试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发展趋势,为学生科学选课提供客观依据;教研组负责本学科选课指导、咨询。

(三)学科课程实施研究组

组 长:各学科教研组长

副组长:各学科备课组长

成 员:各学科教师

学科课程实施研究组职责:负责组织课程实施的具体研究和操作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组织各科教师进行课程的实践活动;总结经验教训,收集课程个案,做好课程实施成果的收集、分析和整理;与第一线参加课程实践的教师保持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提出调整意见。

(四)学生课程实施活动组

组 长:年级组长

副组长:各班学习委员

学生课程实施活动组职责:负责学生在课程实践中的意见和建议的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有关信息;必要时协助组织学生参加有关课程的实践活动;向参加课程的教师及时提供课程个案,协助教师做好课程个案的收集、分析和整理。

(五)学分认定委员会

学分认定委员会主任:曹  军   

副主任:杨宇红  曾荣  季俊   李俊峰

成员:教务处其他领导,学生处、教科室、团委其他领导,年级组长,各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

学分认定委员会是学生学分认定的最终机构。学分认定委员会要制定学分认定标准,统一学分认定程序,要认真监督学分认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确保学分认定的公正、公平、公开。学分认定委员会要为每个学生组建学分档案。

学分认定基本程序:

1.学生在按规定完成课程(模块)修习并经考试、考核后,方可填写学分认定申请表提出学分认定申请 。

  2.教学班任课老师要综合学生出勤、过程表现、考试考查等情况对学生自我认定申请进行审核,并提出书面的是否予以认定的初步意见,同时提交给学分管理小组审核。

3.学分管理小组对任课老师提出的初步意见和学生相关的资料进行复审,向学分认定委员会提交书面认定意见。

4.学分认定委员会是学生学分认定的最终机构。学分认定委员会在对学分确认后,由负责人签署学分认定的意见。

    5.公示获得学分的学生名单。对不能获得学分的学生,书面形式通告本人,并告知其原因。

    6.学分认定中可能产生的情况及处理办法:

未获得学分认定的学生对学校认定结果如有异议,可在接到通知之日起一周内向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提出复议申请。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自接到复议申请一周内召集教学班任课老师、学分管理小组有关人员复议,作出书面决议并通知申请人。

学生若对其他学生的学分认定有异议,可在公示两周内以书面形式向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反映,阐明提出异议的理由并有权得到答复。

六、教师管理和评价

1.建立教师的评价体系

新课程改变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要形式的评价方法,建立了多元化、新型的评价体系,对教师实施发展性评价。新的教师评价体系要包括教师进修、职业道德水平以及对学生选课指导的力度与实效,教学效果,选修课开设情况,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力与水平,课题研究成果,以及学生、家长、社会的反馈与评价。

2.教学研究管理

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交流与研讨。新课程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以校为本课程研发为载体进行校本课程研究;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等听评课活动,通过具体课程的分析、讨论和交流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组织理论学习,通过专家讲座、教师进修等形式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以教研评价奖励制度激励教师参加校本校研的积极性。

3.学科组建设

学科组要促进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转换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建立学生个性化的选课指导制度,形成有效反映学生课程修习状况的学分制度,要加强对教学班的管理,探讨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的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七、学生的管理与评价

1.行政班管理

高一年级必修课以行政班为单位组织教学,学生的自习课、班会等在行政班进行。进入高二后,根据倾向于理或倾向于文的学生学科选择不同,对行政班进行部分调整。行政班的管理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教育外,要注重学生在教学班的表现情况汇报、总结和反馈。班主任负责本班全体学生选课工作的指导、选择、汇总,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并及时向各处室提供资料。

2.教学班管理。

教学班由选修相同模块的学生组成。教学班的管理工作由任课教师即导师承担。导师负责学生该科目的学业评价。导师承担教学班的班风班貌建设和学生教育、管理、评价。管理课堂秩序(如学生出勤、课堂纪律、课堂表现等),导师为每个学生建立管理档案,学段结束时将对学生的操行情况和成长记录与班主任沟通并交班主任留存。

八、实施工作的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成立学校课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和协调,使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理解、支持、配合、参与课程改革。

2.政策保障:对参与课程实施,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在确定教师工作量、职评、聘任、评优、评先等方面优先考虑,为课程实施提供充分的支持。

3.经费保障:设立新课程实施专项经费,每年拨付相应的款项用于课程实施的有关活动,确保经费落实,努力满足新课程对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提出的要求,为课程实施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安排必须的课程实施专项经费,对课程实施中取得的优秀教学成果给予奖励。

4.制度保障:加强管理是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学校在管理和指导课程改革实施中建立相关制度,用制度来规范操作,用制度来加强管理。

①.例会制度:课改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改实施的研究,组织协调和实施,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排找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研究这些问题的成因,商讨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策略,例会采用课改情况阶段分析会,教师座谈会等形式,并规划和部署下阶段工作。

②.月报制度:学校对实施研究方案,培训计划,研究成果,典型经验,存在问题于每月底报送课改领导小组,月报制度利于课改领导小组掌握实施动态,推广阶段经验,进行过程管理。

③.研讨制度:每学期在教学活动中举行新教师汇报课,新课程研究课,确保实施健康发展。

④.培训制度:与市级课改培训同步进行,通过不断培训,形成良性循环,注意实施教师与非实施教师之间的观念渗透。

⑤.评比奖励制度:课改领导小组组织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激励教师课改意识的提高,同时在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优生奖、学科竞赛奖、进步奖、特长奖等,促使学生个性发展。

⑥.家校联系制度: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和家访,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实施新课改的意见和建议。

⑦.选修课指导制度:学校为学生提供课程设施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并在选课之前及时提供给学生,加强选课指导,形成学生主体参与,教师和家长共同参加,讲究效率和操作便捷的选课制度,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要担负起指导学生选课的责任。学校要有两个课表:必修课表和选修课表。学生要有自己的个性化课表。 

九、学校管理制度的调整和改革方案

学校为适应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新需要,要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充实管理干部,进行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创新。学校设有教务处、学生处、教科室、电教组等与教育教学工作直接相关的职能部门,全校高中部下设三个年段。各部门和年段在学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领导下和课程指导委员会协调下,在新课程实施领导小组的统一指导下,既分工明确,又能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基本能保证新课程实施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

十、具体实施:

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学习成绩审核登录后交班主任汇总,班主任汇总后交年级处负责管理统计,再由学分认定委员会认定,最后由教学处负责汇总记入学生的学分档案,全过程在学分认定委员会的监督下进行。

十一、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新课程设置方案

教育部规定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因此我校新课程具体设置如下:        

(一)学分设置

学习领域

科目

必修学分

选修学分Ⅰ

选修学分Ⅱ

学分

学时

学分

学时

学时

学时

语言与文学

语文

10

180

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的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科课程标准分类别、分层次设置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

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第一阶段安排地方课程12学时,专题6课时,校本课程18课时。

外语

10

180

数学

数学

10

180

人文与社会

思想政治

8

144

历史

6

108

地理

6

108

科学

108

物理

6

108

化学

6

108

生物

6

108

技术

信息技术

4

72

通用技术

4

72

艺术

音乐

3

54

美术

3

54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11

98

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

15

270

每周3学时

社区服务

2

 

三年不少于10个工作日:课余时间,分散安排

社会实践

6

 

每学年1周,共3周:集中安排

高中毕业要求

144学分/2448学时

116

1944

22

6

 

 

 

 

 

 

 

 

 

说明:

(1).今年高中实施新课程改革后,课程学习将分成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体育与健康、艺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8个领域,涉及语文、外语、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等科目。

(2).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11周。

(3).每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可在一个学段内完成。

(4).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则上为18学时,相当于1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技术的8个必修学分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占4学分。

(5).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三年共计15学分。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此外,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获得2学分。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

(6).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在选修Ⅰ中至少获得22学分,在选修Ⅱ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学分方可毕业。

(二)校本课程的教学与管理

1.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1)总体目标

以课程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和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高素质的学生。

(2)具体目标

选修课:在完成教学规定的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后,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活动课:艺术类;培养音乐、美术兴趣,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少数同学艺术特长得到发展。体育类:增强体育意识,提高健身能力,初步掌握基本健身技能。

技能类: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和语文写作能力,初步学会计算操作。

学科类:通过课外活动,培养一批尖子。

2.开发原则:

(1).实效性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政策,遵循课程开发的规律。

(2).互补性原则。要充分体现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作用,发挥其自身优势,使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能相互协调地发挥整体育人功能。

(3).针对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我校的实际和学生的需要出发,强调有利于形成学校的特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需要。

3.实施步骤

(1).申报:教师填写校本课程申报表,报学校审批。

(2).审议:学校初审通过后,列入校本课程选修目录单,分别在校园网和橱窗中公布,供学生自主选择,教师作一定的指导。

(3).编班:根据学生的校本课程选修志愿组织编班,确定上课时间、地点。(注:选修学生人数必须达到学校规定的规模)

(4).考核评价:

①.教师评价,主要是四看:一看教学材料,二看学生选择该课的人数,三看教学成果,四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从而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

②.学生评价,一看学生考勤记录。二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形式记录在案。三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四看书面方式考试或考查结果。综合以上四项确定学分。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中除应遵循一般的教学原则外,还应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遵循以下原则:

自主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体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的教学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开展和深化。

开放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创设十分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享有充分的心理安全,在时间的安排、主题的确定、方法的运用和成果的表达方面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实践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有丰富材料和真实的情景,主张学生在“做中学”。学生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这些新经验与原有的概念和技能相互作用,最终形成可应用的个性化理论、模型和技能。

综合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从学生身边的事物或问题出发,形成跨越诸多学习领域的活动,以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问题能力的形成。通过亲身的实践,使学生了解和关心社会,了解和探索自然的奥秘并形成综合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员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选择,力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1.研究性学习

(1)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①.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②.培养学生自主发展和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探究能力。

③.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

④.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技能。

⑤.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以及追求真理的科学道德。

⑥.使学生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形成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2)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

①.成立领导小组。组长:主管校长,副组长: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年级组长 

组员:各科备课组长

②.确定参加人员

a.高中全体学生都参加研究性学习。

b.全体教师都有义务、有责任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c.鼓励学生广开门路向社会聘请专家、学者和有专长的学生家长等校外人士。

③.选择内容

A.阶段侧重:高一以关心社会,学生生存以及小发明、小创造、小论文为主要内容。高二侧重与学科知识相关的专题研究。

B.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重贯彻以下五项原则:

问题性——呈现一个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

实践性——要求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

开放性——时间安排、主题确定、研究视角、方法运用、结果表达,均有相当大的灵活度。学习空间是开放的,要求学生从校园向社会,学习途径是开放的,可以检索计算机网络、图书馆、报刊、电视等媒体;走访社会有关部门、单位;采访各方面的专家、学者等多种途径学习。学习结论是开放的,鼓励学生就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综合性——围绕专题组织多方面、跨学科的知识内容。

社会性——关注理论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

④.选择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A.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察看、测量、记载有关的事物和现象。

B.实验法:观察法的延伸和扩展。根据研究目的、提出假设、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通过仪器或借助物质手段对事物进行观察、记录有关现象和数据,并对现象、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结论。①制定研究目的,提出有关假设(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或观察现象后提出)。②制定实验方案(实验设计),进行实验,记录有关现象、数据;③分析实验现象,处理有关数据,得出实验结果。

C.文献法:采用文献检索手段,从有关书籍、报刊、文献中收集有关资料,如事例、数据、图表、照片等。

D.调查法:①类型:有跟踪调查、抽样调查、实地考察。②形式:问卷式、访谈式、采集数据式。

⑤.选择组织形式

A.小组合作研究,学生由5-10人组成,自选组长,安排指导教师,分工合作。

B.个人独立研究。

C.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

⑥.时间安排

三年共计15个学分,每个学生通常研究2-3个大课题。或每学期有1-2个小课题。

⑦.进行选题

A.师生共同学习教育部《实施纲要》、学校的《研究性学习方法指导》等,诱发学生讨论,提出问题,各班导师归纳、合并问题(专题、课题),然后发布课题指南。

B.在个人自主选题的基础上,研究内容相近的同学5-10人组成一个课题研究小组,确立研究的问题(专题、课题)。小组自行产生组长,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研究分工及与指导教师的联络,制订研究计划和进度表,拟定研究(活动)方案。

C.小组根据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自行选聘校内相关学科的教师作为导师,也可选聘校外专业人士作为导师,一个研究小组可以选聘多个指导教师,校内教师一人可以受聘担任1-3个研究小组的指导教师。

⑧.课题评审

学校组织开题评审会,提出开题评审的有关要求。学生选定课题,拟定研究方案后,以班为单位。举行开题报告会,开题报告由各研究小组选派一位代表向指导教师和全班同学汇报,导师和全班同学均可参与回答提问,指导教师根据全班讨论的情况,对研究方案进行评价,或提出研究方案建议和修改意见。明显不合理,难以实施以及没有充分准备的选题不予通过,小组重新讨论、修改、准备第二次报告。

⑨.实施和体验阶段

A.搜集、分析、整理、提取各种信息资料。形成有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调查、科研实验。

B.调查研究、实地考察、做好记录。

C.不确定交流,可在小组内、小组之间、师生之间等范围进行。

D.教师跟踪指导,随时掌握各小组或个人的研究进程,并给予帮助,做好记录。

⑩.交流展示阶段

A.中期初步交流,各班或全年级举行交流会,由各小组汇报活动进展情况

B.结题成果表述、交流与展示①成果表述:有研究报告、论文、活动设计方案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等②成果交流:有网页展示、报告会、辨论会表演、小型展览等③成果展示

a.表现形式:研究(实验)报告、调查报告、活动设计方案(主题班会,专题宣传活动,运动会的设计方案)。科技作品、软盘等。

b .研究论文(报告):提出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基本结论、研究结果的分析和讨论、附录。

c .调查报告:包括调查情况,调查结果、调查分析、建议几部分。

C.答辩准备:各研究小组完成课题研究之后,要写出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报告,前者详细叙述研究思路,研究过程与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后者则着看描述研究过程中所做的工作,以及参与课题研究的体会等。指导教师对学生课题研究的成果报告进行初步评审,符合基本要求的准备参加班内答辩,不符合要求的重新修改。

D.答辩:答辩由陈述、展示、提问与回答、评语四个部分组成。在以班为单位的答辩过程中,各研究小组推选1-2名同学为主陈述人,在一定的时间内向全班同学和指导教师简要汇报开题报告通过后,方案的实施过程,主要分工情况,介绍取得的主要成果,以及研究过程中的主要收获。指导教师和其他同学就有关问题进行提问,可以要求小组推选回答人,他可以直接要求某一位组员回答。答辩的过程,实际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后续研究所需努力方向等。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可以根据学习活动的各个过程所体现的内容特点来进行,包括:选题阶段、开题阶段、实施阶段、结题阶段。主要涵盖以下内容:

a.参与活动的课时量和态度;b.在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c.学习和研究方法掌握情况;d.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e.研究性学习成果;

2.社会实践

(1)社会实践的教学目标

A.使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关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B.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C.使学生获得直接感受和积累问题解决的经验,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D.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独立思考和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2)社会实践的实施过程

A.确定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有军训、社会生产劳动、郊游、参观和调查等

a.军训:包括军事知识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和纪律的养成。

b.社会生产劳动:指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劳动,例如义务植树、打扫卫生等。

c.郊游:观赏当地田园风光、锦绣山河、人文景观等。

d.参观:可以是配合教育专题进行的参观考察活动,例如: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墓、到德育教育基地接受思想教育等;也可以是配合研究性学习进行的专项考察和实地参观活动。

e.调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验证性的调查,或结合研究性学习探究性的调查。

B.选择教学方式 

以活动体验获得直接的感性经验为主要教学方式,以行政班或小组为单位进行。

C.时间安排

占6个学分,每学年1周,可集中在一周内进行、也可分散教学。高中三年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学时总数不得少于两周。所以,高一和高二各安排1周。

D.实施细则

a.分析学校与社区资源及需求。学校在规划社会实践的方案之前,通过多途径综合考察学生班级、人数、经费、意愿以及能够提供的时间或服务机会,还要考虑其他支持开展社会实践的社会机构或社区团体等多种因素,以便制定可行的方案,有效利用附近的教育资源。

b.制定实施计划。学校要与教师、学生、社区机构相关人士通力合作,协商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以备活动时参考。

c.开展相关培训。为达到社会实践的预期效果,在活动之前应对参与活动的学生进行相关培训,让学生熟悉社会实践的内容,掌握基本的社会实践技能,建立正确的社会实践观念,懂得如何处理社会实践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安全问题以及如何反思或撰写社会实践的心得体会。

d.实践活动。在接受相关培训后,学生即可在学校教师与社区机构相关人员的指导与协助下开展社会实践。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真心投入,积极体验,并利用学习日记及时记录社会实践体验,养成关注社会、反思社会的意识与习惯。

e.指导学生进行反思。反思是学生将社会实践经验转化为学习必得的关键环节。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后,凭借学习日记,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反思,以提升批判能力。

E.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

a.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课时量和态度;

b.活动中获得的体验;

c.认识社会、研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

d.人际交往、协作、适应环境等能力的发展情况。

3.社区服务活动

(1)社区服务的教学目标

A.使学生关心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主动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形成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B.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C.使学生学会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提高善于沟通的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

D.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并在社区服务过程中学习新知识,体验奉献的愉悦和人间亲情。

E.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2)社区服务的实施过程

A.确定教学内容

社区的各种公益活动,有通用内容、特色内容和自选内容。

a.通用内容 拥军优属、敬老服务、法制宣传、环保卫生、领养绿地、科普活动、电脑培训等。

b.特色内容 居民小区的公共卫生,社区学校的辅导(上党课,团课:保健知识讲座,法律知识讲座等),板报宣传,维持交通秩序以及其他志愿活动。

c.自选内容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结合生活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社区服务项目上勇于创新。

B.选择教学形式

a.以体验学习为主要教学形式,以社区服务小组为主要活动单位,协作开展课外活动、假期活动、专题活动以及特殊纪念目活动等集体社区服务。

b.同时辅以个体进行的社区服务。

C.时间安排 

占2个学分,学校一般不作统一安排。学生在教师、班主任的组织下,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可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时间进行社区服务活动,高中三年的社区服务活动必须达到10个工作日才可获得2学分。所以,高一和高二各安排1周。

D.实施细则(参照“社会实践”的实施过程。)

E.社区服务的评价

社区服务的评价以服务接收单位负责人签章的服务时间证明为依据,由教师签名核实,按照学分认定的要求给予相应的学分。学生要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其内容包括服务对象(机构或个人)的名字、活动日期、服务时间、服务项目或内容、学生自己签名、服务对象的签名和联系方式,以及学生自己的体会等内容。

 

       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

  学校课程改革实施领导小组

2008年10 月

终审:徐金鑫
分享到:
【打印正文】